首页 > 环境保护 > 《长恨歌》的结尾

《长恨歌》的结尾

时间:

自幼背诵白居易千古名篇《长恨歌》,对于那个缥缈美丽的结尾,我总是有点疑惑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全文结束,唐玄宗、杨贵妃的世俗之缘,被白居易改编成了仙凡之恋《长恨歌》所谓:“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马嵬坡上被赐死的杨贵妃,终篇竟然成了海外神仙白居易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仙境中的杨贵妃:她高雅端庄、寂寞悲伤,殷勤迎接汉家使者,对唐玄宗依然一往情深。

她回首遥望下方遥远的人间,托物寄词,钗钿为信,重申前盟,相约天上人间再续前缘白居易生于772年,而马嵬坡之变则在756年,两者相距已十余年《长恨歌》写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十二月,此时杨贵妃去世50年,玄宗也去世40年了,但是,文人墨客写当朝时事,还是要避讳一点,《长恨歌》应该属于二次创作了。

试问一位文人如何有千钧之力,来写李家天子的不堪与出逃,但白居易就写成了,温柔中有几多劝诫,浪漫中有几多警醒,缠绵中有几多讽谏,且散布天下,广传海内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集宫闱江湖战事于一体,贵妃无辜,抑或女人祸国,都各有支持者,且可自圆其说。

但是,要说起来,有了马嵬坡之劫,他俩的情事,终究算不得圆满,杨贵妃不过是舍卒保帅的一个棋子而已为何白居易弃信史于不顾,非要写出一篇钟爱缠绵之作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不得其解这个“海外有仙山”的结局,其实只是风月宝鉴的一面,而另一面是什么呢?是安史之乱发生后,逃难的皇家队伍奔向蜀道,在途中的马嵬坡发生了兵变。

面对“江山”与“美人”的抉择,李隆基忍痛割爱,令人勒死了杨玉环诗人如此写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我觉得实在写得太节制了,根据其他唐诗透露出的信息,如杜甫、李益、杜牧等诗人的作品中,描绘了贵妃明眸皓齿、血污游魂的画面,与正史记载的自缢显然不符。

《长恨歌》中的“宛转”,缠绵委屈状,含哀怜意,是杨贵妃临死时的凄然情态;“马前死”,则意谓死于兵乱中;“血泪相和流”,指死者有血,生者有泪,两相和流再怎么轻描淡写,诗中都无法回避杨妃死于乱军之中,她的遗物满地乱抛,那白玉簪,那金凤钗,那珠翠翘……怎么看都不像正史所载,她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那般安静从容,她的死法也许太过凄惨,连史书都不敢记载。

杨贵妃不是赵飞燕,以天下尤物侍宠于后宫;也不是武则天,以美貌与阴谋权倾于大唐;更不是慈禧太后,以旷世野心垂帘听政于朝纲从史书看,杨贵妃其实只是个天真的女人爱情大过天,已经站在权力中心了,却没有碰她对其它的没有兴趣,只是享受爱、音乐、舞蹈、诗歌;一路任性、天真,恃宠而骄地过。

李隆基和杨玉环,那么热热闹闹的开场,“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chunxiao”,然而,最终却以马嵬坡的生死作收场终究,人们把一代盛世的落幕归结到一位手无寸铁的女子身上她成为一个时代的终结与另一个时SEO启的开路先锋。

什么是“长恨”?即是遗憾天子和贵妃的爱情,虽然华贵,但未必比得上坊间夫妇那么真实,多的是时代漩涡中心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人生婆娑,皆有缺憾谁人心中没有未曾圆的梦,谁人心中没有一首长恨歌?文人可借祸国之说,直言不讳地描画贵妃的妩媚;反过来,也可借无辜论,叙述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传说。

贵妃之死,是死在天子出逃的路上,有挽救圣上性命的意味,这多少让这个传奇披上一层牺牲殉国的色彩四大美人中,杨玉环的形象最为饱满其人其事所以传,白乐天的《长恨歌》功不可没我个人觉得,白居易之所以把结尾写得如此缥缈,可能有以下几个考虑:

首先,如果从创造chuanqi的角度,像李杨这样一个爱情悲剧,如果按照记实的写法,写到马嵬事变杨妃死了就得收场但从构成chuanqi故事的要求来看,贵妃生前的事情,无非是承欢侍宴、欢歌宴舞,写得再详细也没多大意义,可以说是无“奇”可传。

所以白居易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着重写惊变之后、贵妃死后的情节从诗中可见,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共计46句,写唐玄宗派人上天入地到处寻找杨贵妃和杨贵妃在蓬莱宫会见唐玄宗使者的情形死后的事情,占到全诗共计120句超过1/3的篇幅,这就增加了许多曲折回环,使诗从头到尾贯串了一个chuanqi故事,给整个故事带来了浪漫的chuanqi色彩,读起来跌宕起伏,一唱三叹。

其次,如果从情感、心理的角度考虑,“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唐玄宗晚年在李辅国和唐肃宗监视下,身边无一旧人,郁郁而终老,他的暮年岁月一定会有对杨妃的怀念、对曾经的繁华盛世的回顾当孤独的皇帝与死去的贵妃阴阳两隔之际,他出现“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心理幻觉,也属人之常情,是符合人性的。

借此,白居易表达了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诗人把安禄山反叛的祸根和爱情悲剧的原因都归咎于唐明皇的 “重色”,唐明皇作为爱情的追求者和破坏者铸就了两个主人公的 “长恨”杨贵妃天生丽质,六宫粉黛被她比得黯然无色,她恃宠而骄,集 “三千宠爱在一身”,使得“从此君王不早朝”,然而,在宠冠六宫的同时,也成为了六宫怨恨之所在。

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氏弟兄们厚禄高官,姐妹们荣华富贵,更招惹得百官妒嫉,人民仇恨这便是爱情悲剧的基础,“长恨” 的内因,更为变乱埋下了祸根

在结尾部分,白居易以缠绵悱恻的的仙凡之恋,让故事更加曲折回环,既让主人公的日思夜念有所比照,也告慰读者对动人爱情故事的关注,与此同时,亦表达了白居易对于爱情的理解:爱情可以使生者死,可以使死者生这样一往情深的力量,在此之前还没有人描写过。

《长恨歌》以“情”作为主旋律,让主人公的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这首诗风情摇曳,生动流转,极富艺术感染力之所以这么感人肺腑,是因为白居易为情而作,借着历史的影子,书写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感动了所有痴情人,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诗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结,这种以时空远近为对比的收束手法,深刻渲染了全诗“长恨”的主题李杨爱情悲剧故事至此达到高潮,留下的是茫茫无限的回味在安史之乱后五十年,唐玄宗和杨贵妃都成了历史上的人物,白居易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

他以马嵬兵变的史实为背景,叙明皇的出奔、贵妃的惨死和明皇在蜀中的寂寞悲伤,以及后来时局平稳,君臣从蜀地返京,一切已物是人非,明皇触景伤情、朝思暮想的凄凉晚境,“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悔恨和不甘心的情感。

这繁盛过后的刻骨孤独,既是儿女私情的,也是整个大时代的因此,将《长恨歌》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互相融汇,彼此交织。

单从叙事结构而言,七夕长生殿这个情节放在《长恨歌》一诗的结尾部分,也是值得我们推敲寻味的爱情最大的遗憾,是生死契阔,无法相守可叹君王美人,情深缘浅,乱世逃难之时,也只能断送红颜,保君王性命平安两人马嵬坡生离死别的描写,和结尾形成高潮的长生殿乞巧场景,形成鲜明对照。

当年长生殿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后人与外人的确无法考究但值得回味的是,来自于另外一个时空的太真仙人,似乎已经忘记了前世自己“宛转蛾眉马前死”的痛苦,只愿意记取二人私语时的情深意浓正如诗句所写“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当年缘分已尽,但在仙界却情意悠长。

时世政治是短暂的,人类情感却是永恒的死亡也无法终结爱情,只有遗忘可以,而恋人们决定永不忘记,哪怕只能在恍惚中互诉衷肠,天人永隔不能再相见了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有各种结尾,有最后一笔点睛,升华主题的;有结案陈词,真相大白的;有戛然收结,时间停止的;也有如《长恨歌》一样,从人世到天界,实现穿越和重生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那一滴历史的松油滴下来,这一刻被封存,成为闪亮的琥珀,永远停留在记忆深处按叙事学原理来说,讲述故事和传播故事意义的人应该意识到,一切完成了的事都得有一个“收尾”缺少了行为之后的思想收尾,缺少了完成记忆的衔接过渡,就不会出现任何可以被讲述的故事。

我想许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之后,都会有一个收尾的人,他远远地跟在人们后头,干着他们自以为已经完成的事情,重重地写下了那个最后的句号我们停止了询问夜幕正在降临风在吹拂一首歌从空荡荡的看台上涌动过来下面的河里水蛇和乌龟随意漫游